中文

新闻中心

每年至少导致全球五十万人死亡,精准诊断如何守护健康?

2025.02.11

流感(流行性感冒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每年全球因流感导致的呼吸道相关死亡病例高达数十万例,其高传染性与病毒变异性对公共卫生构成持续威胁。

 

流感在我国的流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。在南方地区,通常存在两个流行高峰期,一个是夏季的6-8月,另一个是冬季的12月至次年2月。而北方地区的流感流行高峰则主要集中在冬季,一般从11月开始,持续到次年的2-3月。


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病毒,我们该如何应对?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中国科学网记者采访时指出:“明确病原体是应对呼吸道疾病的第一要务”

 

一、流感VS普通感冒:切勿混淆,警惕重症风险


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症状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。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局部症状,且症状相对较轻,恢复速度也较快。而流感的症状则更为严重,且通常伴有突发的高热、全身酸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

   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儿童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(如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慢阻肺患者)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(如 HIV 感染者、化疗患者)属于流感的重点易感人群。即便在多数情况下,流感表现为轻度症状,但这些人群感染后却可能引发重症,出现持续高烧不退、剧烈头痛、严重咳嗽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应尽快就医,通过流感病毒监测进行确诊,以免延误病情。

 

二、确诊流感靠什么?快速精准检测是关键!

 

卢洪洲院长强调:“对于呼吸道疾病高水平流行,首先要明确到底是哪一种病原体。只有明确是哪一种病原体,才能第一时间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。”因此,及时就医并进行快速、准确的诊断,对流感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。

 

在众多检测方法中,核酸检测凭借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脱颖而出,能够有效检测病毒核酸,即便在感染初期病毒载量较低时,也能准确识别病毒。

 

卢院长介绍道:“如何做到高通量、床旁、多重核酸检测是各个医院和机构关注的热点。其中,分子POCT具有明显优势。相比传统的PCR检测流程,分子POCT有效地将即时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完美结合,具有灵敏度高、特异性强的优势,可以准确地鉴别常见病原体,从而实现快速诊断、精准用药,不仅减轻了患者病情,缩短治疗周期,还有效地降低重症率,减轻医保压力。”

 

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(简称“深圳三院”)为例,其采用的全自动分子POCT检测系统基于RT-PCR“金标准”,经过大量严格的临床验证,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-nCoV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:

 

·精密度高:高值精密度 Flu A CV值为0.85%,Flu B CV值为 0.74%,2019-nCoV CV值为0.70%;低值精密度 Flu A CV值为 0.43%,Flu B CV值为 0.60%,2019-nCoV CV值为0.33% ,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。


·灵敏度高:当Flu A/Flu B为500 copies/ml、2019-nCoV为100 copies/ml时,阳性率均达到100%,总检出率大于95%,能够精准检测到低浓度病毒样本。


·总符合率为100%,抗干扰能力强,弱阳性样本阳性检出率为100%。特异性良好,实验结果全部为阴性,有效避免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出现。

 

尽管传统的核酸检测通常需要更长的处理时间,但近年来,随着分子POCT技术的创新迭代与临床普及,如今核酸检测效率已大大提升。卢院长表示:“分子诊断POCT因其现场检测的特点,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,实现了短周转时间(STAT),在门急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”

 

在深圳三院,通过整合自动化标本传输系统与全自动分子POCT检测系统,已实现“样本进-结果出”全自动流程,核酸检测报告时间从平均1天缩短至1-2小时,最快仅需31分钟,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检测能力和服务效率,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。

 

关于如何应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高发,卢洪洲院长指出,基层医院要配备充分的抗各种病原的药物,第一时间明确病原体。另外,为防止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感染者应佩戴口罩,避免传染他人。对公众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也至关重要。提升全民健康素养,广泛传播生活医养健康知识,是防控流感等传染病的关键举措。

 

采访引自:

《卢洪洲:明确病原体是应对呼吸道疾病的第一要务》

https://news.sciencenet.cn/htmlnews/2024/2/517176.shtm



公司要闻